湖南法治報訊(通訊員 陸慶國 劉智勇)近日,衡南法院栗江法庭通過“巡回調解”,主動前往當事人轄區司法所、村委會,運用“五聯共建”調解機制,成功在訴前化解一起七旬老人贍養糾紛,以實際行動踐行新時代“楓橋經驗”,實現了“案結、事了、人和”的社會效果。
【案情聚焦:耄耋老人的贍養難題】?
年近七旬的唐某某膝下育有四名子女,因長期家庭矛盾及經濟糾紛,子女間不愿承擔贍養責任,致使老人生活陷入困境。司法所、村委會多次調解未果后,老人向法庭提交訴狀,因歷史原因,許多涉及身份的材料已經無法提供。收到訴狀后,栗江法庭迅速啟動涉民生案件快速響應機制,積極聯系鎮政府、司法所、村委會了解案件情況,爭取將矛盾化解在訴前。
【聯動破局:法理情交融化堅冰】?
調解過程中,承辦法官與司法所調解員采取“背對背分析+面對面懇談”模式,雙線推進矛盾化解:
?以法明責?:承辦法官結合《民法典》贍養義務條款,明確子女法律責任,警示拒不履行義務的法律后果;
?以理服人?:司法所調解員從家庭倫理、社會公序良俗切入,喚醒子女親情責任感;
?以情暖心?:邀請村委會鄉賢講述老人撫育子女的艱辛往事、老人獨居時的艱辛生活,觸動子女內心。
經三輪調解,雙方最終達成和解協議:四個子女每年支付定額贍養費,并約定節假日家庭探望。簽訂和解協議后,四子女均當場支付了2025年的贍養費,雙方握手言和。事后,唐某某握著法官的手親切說到:你們真是人民的好法官,這個問題已經拖了很久沒有解決,在向法院起訴后,沒想到這么快就妥善解決了,衷心地感謝你們!
【聲音·現場】?
“化解家事糾紛不能‘一判了之’,必須用群眾聽得懂的語言、看得見的態度、信得過的方式,讓司法既有力度更有溫度?!薄修k法官費明觀
“五聯共建聯動調解打破了部門壁壘,形成了‘1+1>2’的共治合力,這是新時代‘楓橋經驗’在基層的生動實踐?!薄乘痉ㄋ撠熑?
近年來,衡南法院深入貫徹“抓前端、治未病”理念,通過設立開通老年人維權綠色通道、開展“孝善文化”普法宣講等舉措,推動贍養、繼承類糾紛調解成功率提升,真正實現“小事不出村、矛盾不成訟”。
責編:王汝福
一審:曾金春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來源:湖南法治報